




阆中市行政审批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行政审批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阆中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中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系列部署要求,将法治建设融入局重点工作,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和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实绩成效
(一)强组织,明责任,在规范程序依法决策上出硬招。一是健全法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细化领导分工,明确成员职责,保障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局党组书记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定年度会前学法计划,组织召开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专题会议,部署全局法治建设工作,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与全局业务工作协同推进、齐抓共管。三是严格执行局内议事规范。局党组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执行重大问题议事规范,坚持重大事项提交局党组会议集体研究,按照重大行政决策流程依法决策,重大决策经充分协商集体讨论决定,提升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二)建规章,重执行,在完善行政制度建设上见真章。一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阆中市行政审批管理办法》等9项制度,建立《行政审批工作内部运行规程》等15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修订《分级审批权限》《乡镇街道便民服务考核管理办法》,明确优化营商环境“十严禁、十必须、十不准、”文明服务10条公约、规范服务10项标准、优质服务10条寄语等制度文件,通过规范人、事、物的运行机制,促进内部管理和审批服务高效、有序运行。二是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聘请法律顾问在依法行政、合同审查、重大行政决策等领域提供法律建议、指导和解释,2022年,委托四川源正律师事务所出具合同审查类法律意见5份、出具文件审查类法律意见1份、参与会议、现场事务1次。三是全面实施“好差评”制度,通过建立服务评价、实时上报、差评回访、整改反馈的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助推群众广泛参与监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市政务服务大厅、乡镇(街道)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机构、事项、一体化服务平台及工作人员全部纳入“好差评”范围,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评价对象、服务渠道全覆盖。2022年,共收集评价数47.1万条,好评率100%。
(三)统思想,深认识,在学深悟透践行落实上下功夫。一是落实会前必学法制度。坚持党组会议、干部职工大会会前必学法,把党章党纪、习近平法治思想、业务法规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提升全局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审批服务的能力。二是积极参加学法活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通过会议学习、组织观看普法学法视频课程、参加学法考试、开展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人员依法行政观念。全局干部职工按要求在四川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系统平台完成2022年度学法考试,成绩全部达标。三是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在市政务服务大厅滚动播放普法标语、宣传画和视频,通过“阆中行政审批”微信公众号推送法治教育相关信息,加大政务服务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优流程,提质效,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上树标杆。
一是优化审批流程。推行“五减”行动,1280项依申请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率达99.22%,承诺时间比法定时限减少90.2%,申报材料减免率44.23%,所有事项平均办结时间仅1个工作日。二是谋新容缺服务。探索实行市场主体登记、重点建设项目审批“容缺后补”,梳理22类156项市场主体登记、3大类23项重点建设项目审批“容缺后补”适用情形,今年来,共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容缺后补”15例、重点建设项目“容缺后补”审批20余例。三是创新主动服务。全面梳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为重点项目主动上门面对面服务、项目经理代办服务、联席会议并联审批服务,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45个工作日,为天汉广场等项目提供联席审批服务10余次,为阆中机场等项目提供上门服务20余次;探索开展政府投资建设工程专家集中审查,目前已完成专家报名、审查和公示,首批确定施工、造价等七大类107名专家。
二、存在问题
(一)法规支撑不充分。行政审批局作为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成立的行政机关,在运行、管理过程中,缺乏法律层面的有力支撑,职责划分不清晰。根据“三定”方案有关职责分工,实行“审管分离”,但现有行业法规尚未作出相应修改,在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中缺乏法律保障,有的行业主管部门仍坚持执行“谁审批谁监管、谁审批谁负责”。因此,亟需国家层面通过对既有法律法规的修改或重新立法来界定综合行政审批行为,明确审批、监管、执法部门职责边界,切实保障改革顺利推进,有力推进改革取得实效。
(二)一网通办不强劲。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未实现与部门专网系统数据资源有效共享,导致申办信息无法直接进入部门专网系统,工作人员需在一体化平台和业务专网上反复多次录入,存在“多套系统,多个流程”的问题,无法真正实现“一网通办”;部分“数据库”未对外开放,数据无法共享,一些可以通过数据共享免去提交的材料无法从数据库中提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审批流程整体优化和实施有效推进。
(三)工作创新欠深度。日常工作中虽有一些创新举措和办法,但在广度和深度上还有所欠缺,尤其是涉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解决企业及重点项目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其措施和办法还不够具体,离企业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如:“证照联办”的具体操作办法、办理流程还不够健全完善,“开办餐馆”“开办旅馆”等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的工作方案和办理流程不够具体实用,可操作性不够强。
三、努力方向
(一)持续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以减材料、并环节、优流程为重点,通过优化事项办理流程,精简申办材料,压缩办理时限,接续落实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全面推行“一窗综合受理 后台分类审批”模式,实现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跨一道门、少找一个人”,最大限度的方便群众办事。
(二)深入推进学法普法宣传教育。进一步丰富干部学法形式,将法律法规学习和业务能力培训相结合,将领导学法和普通干部职工学法相结合,将股室、部门和党支部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切实提升法治精神实质转化为审批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学法、用法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着力推进全面依法规范审批。梳理编制标准化规范化行政许可“一单一图一表”,让行政许可有规范、有实例、有参照,实现企业群众一单尽晓、一图尽览、一表尽知,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真正把我局打造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对外开放的“窗口工程”、作风建设的“阳光工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阆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817-6306801 建议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8.0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3810017
ICP备案:蜀ICP备05005173号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46号
互联网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电话:0817-6306631 举报邮箱:lzszfb63068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