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 > 行政规范性文件
索引号
11511181MB05420616/2024-00006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阆中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4-04-24

阆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阆中古城保护名录编制管理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4-26 | 来源:阆中市人民政府



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保宁街道办事处,市级有关部门、国有企业:

《阆中古城保护名录编制管理办法》已十八届市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阆中市人民政府    

2024424日    


阆中古城保护名录编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阆中古城保护名录的编制和管理,加强对名录对象的保护,依据《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阆中古城保护名录,是指阆中古城保护范围内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科学、艺术等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基本信息数据库。

第三条对列入阆中古城保护名录的对象,其保护、管理应当遵循严格保护、分类管理、活化传承、永续利用的原则,保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将保护名录对象的保护利用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第五条对列入阆中古城保护名录对象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情况,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应当每年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并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

第二章 分类与编制

第六条阆中古城保护名录按以下类别实施分类保护管理:

(一)不可移动文物类,包括国务院,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阆中市文物主管部门予以登记并公布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二)历史建筑类,包括经市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三)古迹遗址类,包括传统民居院落、古井、古牌坊、古石刻、古城墙、古水利工程及城市遗址、建筑遗存、工业遗址等;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商业老字号类,包括地方传统商业字号、名特产品、名特小吃、特色服务等;

(六)古树名木类,包括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以及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观赏以及科研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七)其它类别,经阆中古城保护专家委员会论证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保护对象。

已被国家、省、南充及阆中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保护对象,直接列入保护名录。

第七条市文化旅游、住房建设、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和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阆中古城保护名录分类,依照各自职能,每三年开展一次保护对象普查,预编制保护名录方案。

单位、组织和个人也可以向各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推荐和建议。

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认为确有保护价值的对象,可以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列入保护名录。

第八条市文化旅游、住房建设、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和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分类预编制保护名录方案,应当包括保护对象的情况简介、历史沿革、保护价值、所有权人证明书、图片资料(含三维立体图像资料)等相关信息资料。

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预编制保护名录方案报送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

第九条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收到各行政主管部门的预编制保护名录方案后,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类别汇总编制《阆中古城保护名录》,并组织古城保护专家委员会进行专家论证,必要时可以组织相关部门、专家进行现场踏勘核实。

经专家论证评估后的《阆中古城保护名录》,应当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0日。公示期间有异议的,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应当组织相关部门、专家研究后,作出处理意见;无异议的,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古城保护名录数据库,并适时动态调整。

第十条阆中古城保护名录对象实行规范进入、严格保护、审慎退出制度,除地震、火灾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保护对象损毁、灭失外,不得退出保护名录。

第三章 保护与利用

第十一条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对古城保护名录履行牵头揽总、组织协调、统筹管理责任,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履行监督管理责任,相关街道履行属地管理责任。

按照谁所有谁保护、谁使用谁保护、谁管理谁保护原则,名录保护对象的权属所有人、使用人、管理人对古城保护名录对象履行保护主体责任。

第十二条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做好名录保护对象的保护工作:

(一)按照分类建立阆中古城保护名录制度;

(二)研究、制定、落实名录保护对象的申报流程、认定标准和保护措施;

(三)建立古城保护名录电子档案、信息系统,制作保护对象的三维立体图像资料,完善古城保护名录数据库;

(四)对列入保护名录的对象分类设置与古城风貌相协调的保护标志,并采取二维码图像识别等新技术向社会公开保护对象的相关信息与资料,展示和传承阆中历史文化;

(五)运用物联网远程监控、无人机高空巡查等现代化监管手段做好名录对象的保护工作;

(六)处置名录保护工作中的突发事件;

(七)依法调查、处理破坏、侵害名录保护对象的各种违法行为;

(八)履行市人民政府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十三条名录保护对象涉及的保护维修经费,应由其产权所有人承担,产权不明确的,由使用人、管理人承担。产权所有人与使用人、管理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市人民政府可按照保护对象的保护规模、保护要求及相关履约情况等,给予适当保护补贴。

第十四条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和市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名录保护对象的巡查监管,发现名录保护对象处于被损坏、被侵害等危险状态的,应依法责令保护责任主体限期抢救性修复、整改;对破坏严重、无法恢复历史文化价值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由市政府相关部门调查处理的,结果应抄送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

保护责任主体未尽到保护责任,致使名录保护对象处于被损坏、被侵害等危险状态的,不得给予保护补贴;致使名录保护对象损毁、灭失,已享受保护补贴的,按照谁发放、谁收回的原则依法予以收回。

第十五条保护责任主体确有需要对名录保护对象进行维修或室外装饰装修的,依照《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阆中古城维修规范》及《阆中古城核心区室外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的规定实施。

名录保护对象维修活动涉及文物的,应当符合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第十六条鼓励有关组织或个人合理利用保护名录中的古院落、传统民居等,展示古城传统生活形态和民俗文化,依法从事与古城保护相适应的经营活动。

第十七条列入保护名录的古院落、传统民居、传统建筑物、构筑物等,产权人、实际使用人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其合法、安全使用。

第十八条对合理利用名录保护对象、发扬传承阆中历史文化、形成一定地域文化特色和较强社会影响力的经营主体或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扬或奖励。

第四章附 则

第十九条法律、法规对保护名录中保护对象的相关责任人、相关部门及其保护责任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202461起施行,有效期十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